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临夏市第一中学

来源: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2-28
字号:
收藏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绘出了民族团结新风尚;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表达了心手相连民族情;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了民族团结正能量……走进临夏市第一中学,民族团结宣传氛围格外浓厚。

临夏市第一中学现有8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有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该校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学校教育、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让民族团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该校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思路、新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各种课程活动中,用特色课程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该校依托我州丰富红色资源,利用“开学第一课”和思政课等契机,把民族团结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带头作用,成立思政课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到各个班级宣讲,为学生带去“精神营养餐”。

周晓鹏是该校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则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三观’,真正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义务担负起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把民族团结之根深深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周晓鹏介绍说。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活动载体,才能使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上午大课间,学生纷纷走出教室涌入操场,熟悉的旋律在校园响了起来。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阳光体育”在校园蓬勃发展,临夏市一中将临夏本土特色的“花儿元素”融入其中,选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花儿”旋律,并结合多民族舞蹈动作,编创了一套青春飞扬、活力四射的《少年与花儿》动感体操,充分展现新时代阳光少年满满的“精气神”,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精心策划举办以“童心向党、追梦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通过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跳民族舞蹈等多种形式,将爱国爱党爱家乡意识浸润人心;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学雷锋志愿服务”“缅怀先烈 重温党史 点燃激情”“知农事 学农耕 劳动最美”等活动,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理念在全校师生内心深处扎根,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寓教于乐是一种让学生更容易接纳的教学形式。学校大力支持社团活动,开设阅读欣赏、书法、舞蹈、绘画等22个项目48个班,充分尊重与满足学生的个性爱好,还组建了舞蹈队、管乐队、篮球队、科技组等多个社团,为展示特长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这些充满活力的社团不但在校外举办的诗歌诵读、心理剧演出、研学旅行、农庄劳动等活动中绽放华彩,还活跃在市、州、国家级等各级比赛上,更加增强了各民族学生的交流、认同和友谊,促进了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建设。

为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实践活动,学校还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举行了市一中之春文艺汇演、新苗杯才艺大赛、学生足球篮球比赛、教师拔河比赛等活动,引导各民族师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以对口援教为桥,在相互帮扶中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该校在做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先后与积石山安集中学、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等结对,组织骨干教师赴结对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结对帮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带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7月,借助国家东西协作东风,临夏市第一中学与济南育英中学结为友好协作校,双方就教育教学展开资源共享,学科同研、亲密互访,进一步拉近了两地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大家一起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满庭芬芳。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程、融进课堂,随着民族团结教学教育的不断深入,该校各民族学生的友谊得到了加深、感情得到了交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牢牢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