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产业旺 和美乡村入画来——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走进临夏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临夏州先行先试探索出的和美乡村建设实践,成为全省各地学习的典范。临夏州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挖掘放大“花儿临夏”优势,努力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精心描绘“有山有水、有形有魂、有色有景、有韵有质、各美其美”的临夏和美画卷。
提升品质 打造宜居乡村
7月的临夏,充满诗情画意。从小桥流水的折桥村,到公园一般的前韩村,再到山清水秀的围场村,每一处村庄,都是一幅独具特色、自然和谐、满载乡愁记忆的山水田园画。
走进临夏县刁祁镇围场村,远处耸立的太子山,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湖光山色的美景。天池中亭亭玉立的荷叶,吸引来众多游客拍照。“村子建得越来越好了,房前屋后花团锦簇,我们每天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心情很舒畅。”村民张小英说。
“过去的围场村鲜为人知,群众收入主要靠传统种植业。现在依托自然景观和区位优势,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说起村庄变化,围场村包村组长柳吉平很是激动,因为现在的围场村不仅获得临夏县和美乡村特色精品乡村旅游村称号,还被确定为“全州美丽庭院示范村”,老百姓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为了塑造形魂俱美的宜居环境,临夏州坚持生态打底,以公园模式打造农村,创新开展“庭院十改、村庄八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动员家家户户种菜种豆、种花种草,打造美丽村庄,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村在林中、家在景中、人在画中。
找准产业定位 推进农旅融合
建设和美乡村,产业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临夏市折桥村充分挖掘乡村美食文化资源,发展农家乐产业,成立“魅力折桥湾”农家乐产业协会抱团发展,不断提升农家乐就餐环境、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从开始的爆炒草鸡发展到今天的菌汤鸡、九眼泉冰煮羊羔肉、折桥麦穗包等40多种特色农家美食,从30多年前的第一家农家乐到如今的160余家,美食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越做越红火,‘吃在折桥’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来临游客的心之所向、休闲首选,年吸引游客达100万人次、营业额1.5亿元,实现群众就业1200多人、户均收入30-50万元。”折桥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荣介绍。
临夏市围场村依托旅游大通道辐射带动作用,挖掘太子山天池旅游文化资源, 围绕“魅力刁祁·山水围场”乡村旅游精品村创建活动,引导老百姓发展农家乐、小摊点等产业,让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挣上了“旅游钱”。目前,全村开办农家乐16家、年营收200多万元,带动就业100人,实现了围场乡村游从“转一圈”到“吃一顿”的转变。下一步,围场村还将动员群众盘活闲置旧宅,打造示范精品民宿,进一步壮大乡村文旅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临夏州立足乡村旅游“融合”,建成了286公里的沿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90.6公里的环库公路,大力发展休闲康养、生态廊道、农耕体验、采摘观光、农家餐饮等旅游新业态,扶持群众发展农家乐1545家、民宿40家,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个、省级样板村20个,让更多群众“吃生态饭”、“发旅游财”。
共建共治 培育乡风文明风尚
“比如,村上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建立公岗包抓、农户缴费、定期评比等制度,让群众逐步养成了主动参与、共同保洁的良好习惯。组建7支文艺队和1支篮球队,在丰富文体生活中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和睦和顺,同时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文明户、金融诚信户等展赛评活动,推动形成了感恩奋进、向上向善、团结和美的新风尚。”临夏县苗家村党支部书记柏青芳说。
近年来,临夏州大抓乡风文明,创新开展基层干部“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和群众“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推行村民知情大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和美乡村、和美家庭、和美风景线等,凝聚向上向善的精气神和正能量。
如今临夏州和美乡村颜值与内涵并存,一幅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正和着“和美乡村”建设的号角,在河州大地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