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临夏红色文化沃土 打造乡村“红色引擎”

来源:临夏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7-01
字号:
收藏

深耕临夏红色文化沃土

打造乡村“红色引擎”


◇陈晨

临夏州是一片多民族聚居的红色文化沃土,其有红军长征遗址与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文化村镇、红色主题展览与教育基地等多样载体。深耕、激活红色文化对临夏州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及精神塑造等诸多层面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进一步为临夏州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能。

一、挖掘乡村红色文化丰富内涵

凝练红色文化人物事件。对临夏红色文化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和代表性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将革命烈士的英勇抗争、先进党员的无私奉献等故事形成红色文化的人物故事集。将临夏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如红军长征在临夏的行军路线、重要战役、停留地点等进行全面梳理,串联事件脉络、打磨事件细节,细致还原当时的军民情谊以及决策部署等,将零散的历史片段串联成完整的历史画卷。

提炼红色文化精神内核。临夏红色文化蕴含着英勇无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可通过基层宣讲、开展乡村红色文化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将这些精神内涵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思考其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阐释和广泛传播,使其成为发展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挖掘红色文化民族特色。临夏地区的红色文化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其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魅力。深入探究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智慧结晶、展现出临夏红色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将民族特色融入乡村旅游项目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旅游体验活动,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二、创新乡村红色文化传播形式

打造红色文化线上平台。组织志愿者等深入挖掘乡村红色历史,将临夏地区各族群众支援红军的故事剪辑成系列短视频,通过官方媒体定期发布。同时,为村民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技能培训,让熟悉、传承红色历史的村民当传播主体,提升村民线上传播能力。

推进红色文化在地传播。编排“花儿” 红色歌谣、红色文化歌舞剧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在乡村文化广场、庙会等场合进行表演。邀请民间艺人用临夏当地方言讲述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利用乡村的宣传栏、文化墙等定期宣传红色文化,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在乡村建设红色文化实践基地,设置红色文化体验工坊。结合临夏民族特色,开设东乡族刺绣红军形象等手工体验项目,利用好布楞沟红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的研学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播与传统技艺传承相结合,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健全乡村红色文化管理机制

完善红色文化管理制度。规范乡村红色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活动质量与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红色文化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不断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水平。

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统筹强化各部门联动,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推动相邻乡村、县区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游客信息互通、客源互送、避免同质化竞争。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址、已开发成熟的红色文化景点在政策扶持、土地审批上给予倾斜,使其发挥辐射效应。

健全红色文化参与机制吸纳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等参与红色文化遗址巡查、文化讲解等工作,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与红色文化传播参与度。定期问询村民对乡村红色文化传播的意见建议,接受村民监督、集思广益,推动乡村红色文化传播切实惠及乡村发展。

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临夏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开展爱国教育、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打造乡村“红色引擎”让临夏红色资源从历史中 “走出来”,在时代浪潮中 “活起来”,既能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又能为乡村注入产业活力、文化魅力。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