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靖生铁冶铸技艺

来源:州文广局 发布时间:2021-12-03
字号:
收藏


永靖生铁冶铸技艺是以黄河沙为制模原料,以铸铁、铜、铝等材料为铸造原料,通过设计、制模、合模、化铁、浇铸、抛光打磨、彩绘七大工艺流程,采用一物一模的方式铸造生活用具、农具、法器、人物造像等产品的传统手工铸造技艺。

 

 

永靖太极镇古城王氏,原系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白土坡王家大村人,元末明初,王氏始祖王宣、王训等奉陕甘总督抚差调,从山西调兰修建黄河浮桥镇远桥。桥成后,由王氏垄断在甘肃的铸造行业专利。王宣、王训二人后迁至太极镇上古城,历传六百余年。

 

 

王氏铁器铸造至晚明时已有几家。清至民国时期,王氏家族到处开炉院,其足迹遍及青海、宁夏、河西、兰州、临洮、会宁、陇西、临夏等地。解放后,各地炉院基本停业。改革开放后,曾经流散到外地的王氏家族人员又纷纷迁回古城定居,从事铸造业,但整体技艺水平有所下滑。

永靖生铁冶铸技艺的代表性产品是古典法器,其风格古朴,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它既是传统手工翻砂工艺的活标本,又是民俗学、宗教学、美术等学科难得的文化载体。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