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夏令营”重置孩子们的“坐标轴”
7月27日,临夏工会职工子女赴北京“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州8县市90名职工子女在临夏市汽车西站集结,开启了一场充满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之旅。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又有145名职工子女启程赴京,100名孩子走进和政县研学基地。整个夏天,全州共有300多名职工子女在工会组织的关爱下走出校园,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300多个梦想的放飞开启别样暑假
7月15日,首批70名职工子女踏上前往兰州的旅程。贴心的工会工作人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小礼品,缓解了他们初次离家的不安。车窗内外,挥手告别的画面温暖感人。
12天后,第二批90名孩子奔赴首都北京。他们的行程更加丰富多元——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二七纪念馆。紧接着,临夏市总工会创新推出“小红星看北京·少年强筑梦想”暑期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55名职工子女分两批奔赴北京,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8月15日,来自全州各地的100名孩子前往和政县研学基地,开展“游家乡、知家乡、爱家乡”主题活动。在松鸣岩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通过红色研学与历史故事分享,深入了解了各民族群众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感人历程。
路线各异,目标相同。全州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多方资源,让300多名职工子女免费参与夏令营研学活动。这些孩子背景多样——有的是烈士子女,有的来自困难职工家庭,还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农民工子女和少数民族职工子女。
红色教育与科技文化的交融之旅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孩子们久久驻足于一件褪色的军装前。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革命先烈的遗物,教科书上的历史一下子变得真实而震撼。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所有夏令营路线。在和政县松鸣岩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孩子们通过红色研学理解了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来自河州中学附属小学的马思雨说:“家乡也有红色的记忆,这让我特别自豪。”
科技与文化体验同样精彩纷呈。在北京科学中心,孩子们被各种前沿科技展示深深吸引。“太神奇了!我体验了VR设备,就像真在太空漫步。”研学班成员杨佳妮兴奋地说。
在百年老店荣宝斋,孩子们观摩木版水印画的精湛技艺;在中国书店,中华典籍文化展让他们领略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和政县万兽谷原址埋藏馆,孩子们化身“小考古学家”,亲手尝试挖掘“化石”,感受考古的乐趣与严谨。
科技馆中的趣味实验最受欢迎。松鸣岩研学小镇工业馆里,实物展品和模拟装置,让孩子们了解了工业发展历程,观察老式机械、简易工业操作流程。
这些多元的体验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工会服务的创新与延伸
今年以来,州总工会紧紧围绕职工现实需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积极打造具有“工”字特色的品牌夏令营活动。这不仅仅是一次次旅行,更是工会服务职工的深度延伸和情感拓展。
通过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子女暑假“看护难、走出去难”的问题,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州总工会工作人员深有感触:“我们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羞涩,变得开朗自信,这种变化让人动容。”
不少孩子是第一次住酒店、第一次坐高铁,这些珍贵的“第一次”让所有工会工作人员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工会组织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
这些片段所汇聚的,不仅仅是一段段旅行体验,更是一颗颗爱国、科学、梦想的种子,深植于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当大巴车缓缓返回临夏,孩子们带回来的不仅是旅途中的纪念品,更是工会组织送给每一个职工家庭的深情厚谊。
下一步,我州工会将继续拓展这项服务,让更多职工子女受益,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激励新时代青少年接续奋斗、勇担民族复兴使命。
这份关爱,正悄然改变一个个孩子的命运轨迹,也为临夏州的未来注入了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