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电力、水务、电信系统抗震救灾纪实
争分夺秒抢进度
——全州电力、水务、电信系统抗震救灾纪实
17小时内受损配电线路全部抢通;
18小时内通信基站全部恢复正常;
32小时内供水供气全面保障到位;
……
“灯亮了”“网有了”“水通了”……各方力量抓紧抢通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将希望带到受灾群众身边。
抗灾保电送光明
“电来了!电来了!”
2023年12月19日傍晚,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寺广场安置点的一顶顶帐篷里,照明灯相继亮了起来,一阵阵欢呼声从广场传来。高兴的不仅仅是受灾群众,还有参与保电抢修任务的队员们,他们也不约而同地舒了一口气。“太好了,每一顶帐篷都有一盏灯和插座,大家可以插电热毯取暖了!”国网临夏供电公司城区供电分公司经理、党总支副书记陈杰兴奋地喊了起来。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塌、家园被毁,电力供应受到影响,地震灾区一片漆黑。国网临夏供电公司第一时间迅速集合8支应急抢修队伍、465名抢修人员、2台应急发电车、85辆抢修车、15台发电机、30套照明灯具、21顶帐篷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经过抢修人员连续18个小时不间断奋战,灾区受损电网全部恢复供电。
在大河家镇大河村,悬挂国网临夏供电公司“连心桥·光明驿站”红色条幅的帐篷格外醒目。记者看到,帐篷外设有一个四方体的箱体,其中三面整齐排列着60个充电插座,每个插座包括1个三孔、1个两孔和2个U型插口,方便受灾群众给手机充电。
据了解,地震灾区全部恢复供电后,电力保障工作迅速由突击保供电为主转向更加精细的服务保障。根据大河村安置点救援人员、群众较多及用电量大的实际,连心桥(临夏马进伟)共产党员服务队持续奋战,于2023年12月20日上午,由充电赋能区、应急照明区和便民服务区组成的大河村安置点光明驿站建成投用,成为灾区的充电方舱。在充电赋能区,现场群众、救援人员、志愿者和新闻记者等纷纷前来充电。
按照“搭建一个、通电一个”的原则做好电力保障工作,截至1月2日18时,该公司共计接电活动板房15774间、帐篷11706顶,建设大成套变台48台,10千伏线路6.165公里,组立杆塔191基,全力保证各安置点、重要场所用电安全可靠。
冲在一线保畅通
2023年12月20日夜,地震灾区的各个安置点上,受灾群众纷纷用手机和远方的家人朋友报平安。帐篷内嘘寒问暖的暖意,让牵挂有了依靠。
“我给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打个视频,给他看看我们已经安顿下来了,让他放心!”安置帐篷内,石塬镇肖红坪村安置点的樊正德老人,对在帐篷外加装通信设备的中国电信临夏分公司工作人员说,“多亏了你们,无论是接打电话还是上网都很流畅,一点都不卡!”
信号有了,宽带通了,心就安了。
甘肃电信第一时间向积石山县电信用户和援助积石山县的全省电信用户赠送10G流量,为群众免费提供补卡、换卡、防诈宣传及WiFi使用辅导等多项爱心服务;率先在受灾群众帐篷内安装WiFi,并提供平安电话服务,供受灾群众免费使用。
“看着群众通过电信网络,用手机互报平安”,中国电信临夏分公司云网部主任朱彦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3年12月23日以来,前端突击队在加班加点开展建设和安装的同时,中国电信临夏分公司抽调员工同步开展灾后重建“服务进板房”活动,实现装维与服务有效协同。根据群众集中安置板房建设及宽带接入情况,向每个点派3至4人作为服务小分队入驻,为群众免费开展送流量、WiFi上网辅导等爱心活动。
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天气,工作人员在大河家镇克新民村,紧张有序地开展光缆布放加挂、熔接、装机工作。临近傍晚,刺骨的寒风使人瑟瑟发抖。“熔接光缆是个精细活儿,不能戴手套,手冻僵了揣怀里暖和了,继续干。即使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现场施工条件差、工作环境复杂,我们也要克服种种困难,保证维护标准不降、服务不打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安置点的信号满格。”朱彦林说。
供水稳定解民忧
近日,记者来到大河家镇陈家村安置点,村民生活秩序井然,安置点内“集中供水点”5个大字格外醒目。
目前,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全部通了“安全水”“放心水”,实现“人到水到”。在各安置点集中供水现场,记者看到,每个点位都有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值守。他们一边帮助村民接水,一边普及地震过后的安全饮水知识,提醒村民定期清洗水桶、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水源受到污染。
地震发生后,我州水务部门全力组织开展震区过渡安置房供水保障工作。大河家、石塬、刘集、柳沟等重点乡镇,以调蓄水池、人饮工程、提水泵站为重点,积极开展应急抢修等工作,及时排查修复农村供水管网震损点9处,保障灾区供水稳定。随后扩大排查范围,全面排查震损点和潜在风险点,至2023年12月20日,全面修复完成积石山县人饮管网破损问题,排除供水风险隐患,经抽样检测,全县供水稳定、水质达标,供水问题全部解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活用水。
水利部门通力协作,组织业务骨干、水利设计单位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无人机航拍、走访询问、实地核查等方式,排查积石山县城乡供水、农田灌溉、河流堤防等水利工程震损情况及安全隐患,完成水库、灌区、农村供水、堤防等水利工程损毁评估工作,建立全州水利工程损毁动态清单,实行日报制度摸排,为受灾情况评估和后期修复重建奠定基础。
与灾害抗争、与时间竞跑,争分夺秒抢进度,抢通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在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中,向新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