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典型成效展示三】甘肃临夏八坊十三巷民族风情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概述
临夏八坊十三巷民族风情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于2022年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批建设,目前,景区以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和试点实施方案,围绕“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业态的全要素要求,落实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和工作标准,利用标准和关键环节管理规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形成“遵标用标”的氛围,打造出了集民族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居民传统生活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景区。
景区管理中处处彰显旅游服务标准化元素
一是旅游标识标志标准化。按照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 B/T 10001.2-2021)和《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GB/T 31384-2015)要求,建设符合八坊十三巷文化特色的标识引导系统,设置导览标识、景点说明牌、游客须知、方向引导标识、科普牌、安全标识及温馨提示,配置电子触摸导览系统,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
二是智慧景区建设标准化。构建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线上旅游信息平台,在主要景点设置二维码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景区导览、360度VR全景导视、景区讲解服务预约、景区内主要景点介绍为主的线上服务。
三是景区环境管理和保护标准化。围绕八坊十三巷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先后建成了四座特色仿古牌坊门及入口风貌保护开发。巷内道路、管网、立面风貌保护开发以及附属设施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经综合治理的红水河流域,已经打造出靓丽的月亮湾风景线。
四是旅游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化。景区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应急指挥中心、消防控制室、安全监控、广播系统等智慧服务设施。景区12处卫生间设置规范达标,外貌与景区内整体的风貌协调统一,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要求。
五是游客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标准化。全面实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GB/T 31383-2015),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接待、受理投诉、意见收集服务的同时,还为游客提供饮用水、宣传报刊、多功能充电宝等便民服务,切实保障游客游览安全。
标准化让八坊十三巷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2018年,八坊十三巷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11月,国务院对八坊十三巷“城中村”变身文旅新地标典型做法予以通报表扬;2019年,中国环境报社授予八坊十三巷“中国美丽景区”称号;2020年1月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景区”;2021年3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5月,荣登“2021新甘肃十大必去新生景区”;10月,成功通过甘肃省专家组评审,成为甘肃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1月,通过国家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评审,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是甘肃省唯一上榜景区;同时,八坊十三巷旅游休闲景区打造案例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休闲景区创新发展案例”;3月,经甘肃省商务厅评审,成功入选首批“甘肃省示范步行街”;7月,通过国家文旅部评审,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8月,经甘肃省文旅厅评审,临夏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9月,获评“甘肃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12月,临夏八坊十三巷民族风情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023年1月,被评为临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众多的成绩和名誉中,八坊十三巷景区建设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标准实施改进和标准监督评价无不体现着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