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十问”叩开“家门”脚下有土听民声 走访“十查”打开“心门”心中有谱解民忧
为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和领导包村干部包社联户制度,进一步了解掌握群众家庭生活状况和困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制定印发《临夏州干部走访联系工作清单》的基础上,制定了《走访入户“十问”“十查”》《群众困难诉求“235”办理工作流程》,动员万名干部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听民生、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
一、入户“十问”摸实情听诉求。一问家庭人口,了解家庭人员构成,劳动力状况。二问产业就业,了解种养殖结构及收益,劳动力务工情况。三问家庭收入,了解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四项收入情况。四问子女上学,了解适龄少年儿童上学及教育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五问医疗保障,了解医保、养老是否全交纳,脱贫户、三类户、低保户等缴费补助是否落实。六问住房饮水,了解房屋修建年限,是否享受过危房改造,自来水是否长通久通。七问兜底保障,了解兜底保障对象是否精准,符合条件是否应保尽保。八问政策落实,了解符合条件的是否落实了产业就业奖补、雨露计划补助等政策,群众是否知晓。九问困难诉求,了解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今后发展的意愿和想法。十问是否满意,了解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干部是否到户开展工作,对工作落实和政策落实是否满意。
二、走访“十查”抓重点促落实。一查收入监测。核实收入监测表记录的四项收入是否属实。二查缴费票据。医保养老缴费票据、缴费资助资料是否齐全,到龄老人是否按时落实养老金。三查流水清单。惠农补贴和厕所、厨房等改造补贴以及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是否及时落实。四查一户一策。未消除风险户“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是否符合户情实际,风险消除的监测户是否有基本情况核查评估表。五查证书协议。是否有住房安全等级鉴定表、技能培训证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公益岗协议,入股分红协议等。六查住房饮水。农户住房和附属用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彩钢房等是否住人。自来水水量是否充足,有无异味或杂质。七查卫生厕所。卫生旱厕是否达标,屋外水冲式厕所是否有冬季防冻措施。八查生活条件。户中是否有充足的粮油蔬菜、煤炭等储备,是否有必要的生活用品。九查环境面貌。院内是否有卫生厕所、干净卫生的厨房,庭院物品是否堆放整齐。屋内被褥床单和身上衣物是否干净整洁,精神面貌和个人卫生是否良好。十查政策宣传。户上是否有“一键报贫”申报明白纸、帮扶政策明白纸等政策宣传资料。
三、“235”办理解难题提质效。村级核查办理(2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户干部入户了解掌握群众实际困难诉求,与群众共同分析存在困难的原因,属于自身动力的、做好思想开导、情绪疏导和政策讲解工作,属于政策落实方面的、及时报告乡镇、县直相关行业部门及时予以解决。属于不符合政策的、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乡镇核查办理(3个工作日内完成)。乡镇收到包户干部关于群众困难诉求的报告后,要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到村到户调查核实,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道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措施,该落实政策的及时协调落实,该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直至群众认可、满意。分析研判后,乡镇层面无法解决的,要及时报告县直行业部门予以解决。县直行业部门办理(5个工作日内完成)。县直行业部门收到乡镇关于群众合理诉求的报告后,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准确分析研判,安排专人专项办理,对能够解决的、能够落实政策的要及时解决落实,对无相应支撑政策的、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制定合理计划,明确办理时限、责任人,第一时间对乡镇、村作出书面答复。对部门层面无法解决的,报告县委县政府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