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小红星”公益课堂解假期托管难题
近年来,临夏市创新推出“小红星”公益课堂,通过“党建+教育+服务”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服务形式、汇聚人才力量,构建假期托管服务新体系,既解决家长“看护难”问题,又为青少年成长搭建多元化平台,实现基层治理与教育服务的双赢。
据悉,“小红星”公益课堂突破传统托管模式,构建“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在确保课业辅导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爱国主义教育、非遗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实践等特色课程模块,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各社区开展多元特色课程98堂;“小红星”公益课堂研学项目充分整合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组织青少年走进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地质公园等场所,开展“沉浸式”乡土教育。通过实地探访非遗工作室、城市书屋等文化空间,让青少年感受家乡发展脉搏。各社区开展研学游76次,2400多名青少年参与;创新建立“基层工作者+高校返乡学子+退休教师”的多元师资体系,通过定制化课程设计和个性化教学方案,既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学习需求,又吸引辖区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参与其中,让青年人才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自“小红星”公益课堂开办以来,共有1000多名返乡大学生和志愿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