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十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临夏州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10-14
字号:
收藏

农业经济展新篇  乡村振兴启新程

——临夏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十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推动全州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一、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始终把农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州农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38亿元,比2012年的49.69亿元增加69.6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0.25亿元,比2012年的33.78亿元增加36.47亿元,林业产值1.33亿元,比2012年的0.91亿元增加0.42亿元,牧业产值36.66亿元,比2012年的13.06亿元增加23.6亿元,渔业产值0.25亿元,比2012年的0.24亿元增加0.01亿元,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9亿元,比2012年的1.7亿元增加9.2亿元 。

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面貌发生彻底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临夏的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州视察调研,到东乡县布楞沟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作出了“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此后,汪洋同志先后5次到临夏、3上积石山,蹲点指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杨晓渡、胡春华同志先后到我州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犹如春风吹遍了河州大地,给临夏战胜贫困带来了无穷的力量。临夏州委州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带领全州24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紧盯“两个确保”目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六个精准”方略、“五个一批”路径,以滚石上山的勇气、超常的力度和过硬的举措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向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脱贫答卷,全州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56.3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4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临夏各族人民历史性摘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解决了农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发展难等老大难问题,壮大和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全州农村基础设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三、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多措并举推进粮食生产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基本农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2021年,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5.6万亩,产量达到70.81万吨,比2012年增加0.81万吨。在7个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164.29万亩,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的高产田、稳产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强化科技支撑,藏粮于技,开展品种选育,培育出通过省级审定的小麦、玉米农作物新品种5个,通过国家登记的蚕豆、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3个;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人均占有粮食水平稳步增加。

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全州打响了一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按照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大力培育“牛羊菜果薯药菌花”等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东乡贡羊、广河牛羊、永靖百合、康乐菌菇、和政赤松茸、积石山花椒、临夏县蔬菜、临夏市花卉等特色产业品牌。2021年末,全州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1.8万亩,比2012年增加5.4万亩,蔬菜产量从2012年的31.3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45.9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2万亩,比2012年增加5.9万亩,中药材产量从2012年的1.9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4.8万吨;食用菌产业从2012年年产量不足3200吨,增长到2021年的1.5万吨;金银花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5.5万亩的规模,全州各项特色产业发展均实现了长足的进步。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加,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在7个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164.29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5.93万亩。同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2021年末全州耕地灌溉面积达到80.5万亩,农作物机耕面积达到221.9万亩,农作物机播面积达到81.3万亩,农作物机收面积达到89.8万亩;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建成临夏县、永靖县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实现了八县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

六、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持续发挥畜牧养殖传统优势,不断创新思路,补短板强基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畜牧养殖业成为全州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推动临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1年,全州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6.66亿元,同比增长14.9%,牛羊规模养殖场达到1509个,牛羊规模养殖户达到5.47万户,年末牛存栏38.5万头,羊存栏180.9万只,猪存栏30.7万头,鸡存栏318.7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6万吨。

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临夏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达到9006元,相比2012年的3167元,增加5839元。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全州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日常用于解决“吃穿”的生存性消费支出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02元,比2012年的3099.5元增长4902.5元,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42.3%下降到2021年的32%。

八、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重点推进水电路讯等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21年末,全州124个乡1090个村全部实现通公路、通电和通电话。其中,97%的村通宽带互联网,83%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同时,持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州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观。2021年末,全州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1419个,平均每个村拥有至少一个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到5315张,医师增加到2015人,卫生护理员增加到2004人。同时,持续加大对孤寡残病等失去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群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2021年,全州享受五保人数831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04.2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7.76万人,实现了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农民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牢牢抓住中央和省州各项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