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实施方案》解读
近日,州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临州办发〔2021〕98号,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2020年5月,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对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工作决策部署再贯彻再落实,对《若干措施》各项政策再部署再细化,2021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为健全符合中医药规律特点的政策体系,推动解决中医药发展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中医药有特色、高质量地发展,更好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2020年9月,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州政府召开全州中医药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更进一步推动我州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和作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按照州政府工作部署,州卫生健康委牵头起草了《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经州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已于近日发布实施。
二、目标
尽管全州中医药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全州中医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缺乏,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短缺,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明显,中医药产业深度开发和利用不够等。《实施方案》针对当前我州中医药发展薄弱环节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工作出台的各项政策再细化、再具体化,围绕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中医药名方开发、中医医疗机构体系完善、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药发展技术支持、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药环境优化等九大工程目标要求,立足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完善和加强中医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和传承发展、文化传播,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是州中医医院依托国家项目建设中医特色重点中医医院,力争在2023年建成。二是加快东乡县中医医院建设,争取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州、县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三是各级中医医院按照《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加强感染科、肺病科、可转换传染病区、可转换重症监护室等基础条件建设,提升应急服务能力。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以州中医医院康复科为基础,建设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和中医优势专科,临夏县、康乐县中医医院继续做优做强康复、针灸、风湿等中医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二是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加强中医药管理和临床科室建设,逐步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三是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四是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五是探索提供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非基本医疗服务,六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是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二是多渠道培养中医药人才,继续开展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遴选30名左右中医药指导老师,培养50名左右继承人。三是培养中药企业技能人才。四是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四)持续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一是鼓励医疗机构开发经典名方为院内制剂。二是支持州内龙康、复兴厚等中医药企业盘活中药批准文号等品种资源。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开展临床研究。
(五)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一是开展当地中药材资源调查、科普宣传。二是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推动中医药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三是积极参加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节会,不断扩大临夏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明确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落实政府投入。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和医保政策。四是提高中医药法治化水平。五是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六是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原文链接: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