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纠治“屡审屡犯”顽疾 以靶向问责推动审计整改落地见效

来源:临夏州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09-30
字号:
收藏

近日,省委审计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委、省审计厅五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审计发现屡审屡犯问题追责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省在推动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深化审计结果运用、防范“屡审屡犯”问题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办法》共六章三十条,聚焦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难题,着力构建“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定责问责—考核绑定—警示曝光—整改跟踪—长效治理”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首次从省级层面建立统一的追责问责标准和程序规范,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监督贯通协同,坚决防范“审而不改、改而又犯”现象的发生。

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制度执行根基。《办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和问题整改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牢牢把握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突出“审计监督首先是政治监督”的定位。通过建立完善屡审屡犯问题追责问责机制,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有管理权限部门的依规问责处置责任,以及审计机关的督促检查责任,推动实现责任认定可衡量、治理成效可考量。

瞄准“屡审屡犯”,亮明问责清晰标尺。《办法》明确将“屡审屡犯”情况纳入审计重点关注事项,首次对“屡审屡犯”作出明确界定,区分为“同一问题重复出现”和“同类问题反复出现”两类,自上而下沿监管链条列举了不同情形的判定标准,划分了三个层级责任单位的责任,同时明确了被审计单位执行层、管理层、领导层人员的责任,形成双向压力传导,确保追责有据、问责精准,推动问题纠治从“单个整改”向行业性地域性“系统治理”拓展,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常态长效治理。《办法》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不仅强调“事后问责”,更注重“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对屡审屡犯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不仅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还要深入剖析问题成因,查找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推动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同时建立跟踪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纠治措施落实到位。对反复整改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将提请纪检监察机关从重处理,推动形成“审计一点、整改一类、规范一域”的综合效应。

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制度落实见效。《办法》要求,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屡审屡犯问题纠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动态跟踪管理。审计机关将建立健全屡审屡犯问题跟踪监督机制,对典型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或通报曝光,推动制度落地见效。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追责问责程序规范、责罚相适、结果公正、执行有力,真正让审计监督“长牙”“带电”,让问题纠治见真章、见成效。

来源:省审计厅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