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229000010/2021-000573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发文字号 临州办发〔2021〕4号 制发机构
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1-01-22 发布日期 2021-02-01
标        题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的通知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的通知

来源:州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2-01
字号: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的通知

临州办发〔20214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州直及省属在临各单位:

《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州人大常委会于2020118日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条例》实施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养犬数量呈现增多趋势,因养犬带来的扰民、伤害、污染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养犬管理的社会呼声越来越多。为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养犬管理,州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实施《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州、建设法治临夏进程的实际步骤,是我州养犬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崭新起点,是一项合乎民意、顺应民心的民生工程,对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卫生和社会公共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县市、各部门要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条例》各项要求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思想行动自觉。

二、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条例》落地见效

要充分发挥《条例》的法治引领作用,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理顺养犬管理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养犬管理协调机制和养犬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将落实《条例》工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和城乡整顿整治的重要内容,全力促进养犬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要建立具体规范和措施,保障《条例》在本辖区的贯彻实施,同时要倾听居民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公安部门要发挥主体执法作用,会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相关执法部门,加强领导、制定预案,明确责任、严格执法,为《条例》颁布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其他部门单位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形成《条例》贯彻实施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参与,发挥行业协会、动物保护组织等民间团体的作用,丰富养犬管理的人性化内涵,促进我州养犬管理服务社会化进程。

三、加大学习宣传,确保《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到实处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县市、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工作,通过学习研讨、评论解读、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度、参与度。要加强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跟踪了解,注意收集、调研、分析贯彻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条例》顺利实施。要以村(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公共场所管理机构等基层组织为主体,以《条例》及犬只免疫、狂犬病防治、犬只常见疾病预防常识为主要内容印制宣传手册,广泛深入开展养犬管理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扩大宣传范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宣传,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22


下载文件:关于贯彻落实《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的通知.docx



                     临州办发〔2021〕4号.pdf



解读稿件:《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解读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