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道德的光芒,能穿透岁月温暖人心;模范的力量,可跨越山海催人奋进。
11月13日,由州委宣传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州融媒体中心与临夏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德润临夏大讲堂”身边好人事迹分享会,在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温情举行。来自全州各行各业的10位先进典型代表依次走上讲台,以质朴的语言讲述初心故事,以真挚的善行传递温暖力量,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每一位听众心中深深扎根。
“今天不仅是我分享13年公益助学历程的时刻,更有幸聆听了其他好人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温度,每一位好人都值得被铭记。”州道德模范、州体育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羊蓉动情地说,“这些故事给了我极大激励,未来我将继续坚定走在公益助学的道路上,也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让温暖不断传递。”
羊蓉的善举,早已在受助者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兰州城市学院大一学生马棠凝作为公益助学的受益者,谈及往事仍难掩激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羊蓉老师伸出援手,这份恩情我永远不忘。今后我也要投身公益,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声声真情的讲述,生动诠释了临夏人崇德向善的品格,这场分享会让我深受教育。”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占忠感慨地说,“今后我将把感动化为行动,在生活与工作中坚守初心、传递温暖,努力做正能量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曾经在文字里读到他们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直到现场聆听,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临夏现代职业学院23级助产一班学生宋蓉蓉的发言,道出许多年轻听众的心声,“我看到的不仅是事迹,更是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勇敢选择——或许是一次伸手相助,或许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正是这些善举汇聚成光,照亮他人的前行之路,这种真实的温暖,最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道德如春雨,润物无声;好人似灯塔,指引前行。登台分享的先进典型中,有人以助人为乐诠释仁爱友善,用点滴善举汇成暖流;有人以排忧解难践行忠诚担当,在岗位上书写坚守;有人以挺身而出展现无畏勇气,用行动守护生命;有人以诚实守信恪守正道直行,以初心捍卫道德准则;有人以敬业奉献诠释勤勉担当,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价值。
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着新时代的“临夏故事”,淬炼出独具特色的“临夏好人”精神,凝聚起基于价值认同的人文力量。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勇担使命的时代担当,正为临夏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源源不断的崇德向善正能量,让道德之光在河州大地熠熠生辉。
近日,由州体育局主办、州羽毛球运动协会承办、甘肃明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冠名协办的临夏州第二届“明丰杯”羽毛球团体邀请赛在甘光羽毛球馆举行。
据了解,此次比赛为混合团体赛,采用循环积分制,吸引州内各县市的羽毛球爱好者报名参赛。赛场上,选手们挥洒汗水、释放激情,在享受比赛乐趣的同时,以精湛的球技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冠、亚、季军,大赛组委会为获奖队伍颁发了奖杯和纪念品。
近年来,为提升羽毛球竞技水平、加强会员交流、丰富业余文体生活,州羽毛球运动协会连续举办多届高水平羽毛球邀请赛,吸引了省内众多羽毛球爱好者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此外,协会还组织参加了2023年甘肃省职工羽毛球比赛、甘肃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定西市陇西县“江宏地产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邀请赛以及兰州市“佳得乐G刻挑战羽毛球兰州站”等赛事,促进了会员球技的提升,增进了与各地羽毛球爱好者之间的友谊。
《花开临夏五千年》沉浸式实景剧演出
近年来,临夏州文旅系统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探索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的创新实践路径,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河州大地绚丽绽放,处处呈现出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游客与当地居民互动交融的生动图景。
高位推动,拓展交往新空间
临夏州立足区位与资源优势,以“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为抓手,锚定“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过制定实施《临夏州旅游促“三交”实施方案》《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方案》等文件,为文旅促“三交”绘就清晰的“施工图”。
世界级的炳灵寺石窟、悠扬的花儿艺术、壮丽的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每张金字名片熠熠生辉;“花儿临夏·在河之州”“避暑天堂·康养胜地”的文旅品牌声名远播。八坊十三巷、州彩陶馆等一批特色景区和文博场馆,不仅是游客领略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窗口,更成为各族群众日常交往的“生活场”和情感交融的“连心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长286公里的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如同一条绚丽的丝带,串联起4县28个乡镇、24个A级旅游景区和130余家特色农家乐。这条“富民路”“团结路”直接带动周边30多万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拓宽了增收渠道,极大地扩展了各民族群众与八方游客的交往空间,使旅游之路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文化赋能,激活交流新活力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禹文化、彩陶文化、齐家文化、花儿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这些由临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滋养。
州内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并将其创造性融入景区风貌、建筑风格、线路设计、文创产品、展陈展示、讲解体验的方方面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拔地而起;《黄河安澜》《米拉尕黑》《花儿烂漫》等精品剧目轮番上演;“石榴籽”“石榴花”“大眼睛”等多民族花儿乐队用歌声传递团结情谊。
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内核,被细腻地嵌入所有景区和文博场馆的讲解词中。通过举办旅游促“三交”讲解员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提升服务与宣讲水平。临夏州文化旅游节、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东乡唐汪杏花节、和政梨花节、永靖郁金香旅游节等系列节会,已然成为各族群众共享共乐的文化盛宴。《花开临夏五千年》《遇见牡丹》等实景剧目常态化演出,沉浸式的非遗体验活动,让各族游客在载歌载舞中深度互动,在共同守护文化根脉中凝聚共识,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增进了解、增强文化自信。来临游客和自媒体博主纷纷为临夏的美食、美景、文化与和谐氛围“点赞”。
业态融合,打开交融新格局
促进文旅产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是临夏州的关键举措。全州重点培育打造了大墩峡等21个“文旅+民族团结”示范景区,其中松鸣岩、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州博物馆被命名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树立了行业标杆。
围绕市场需求,临夏州精心策划了生态廊道自驾游、康养避暑休闲游、探秘遗迹研学游、民族风情体验游、黄河文化探源游、竞技健身畅享游、红色教育经典游7大主题线路。先后推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研学之旅、旅游大通道自驾之旅、环炳灵湖风情线观光之旅等50余条精品旅游攻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这些线路不仅让游客饱览临夏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更让他们在行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到临夏多民族聚居、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动实践。
成效已然显现。今年1—7月,全州累计接待游客2840万人次,同比增长9.6%;实现旅游消费159亿元,同比增长1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青海、陕西、宁夏、四川、重庆等周边省区市的游客大幅增长,文旅在促进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综合效应正在持续放大。
行走今日临夏,山水之间流淌着民族团结的赞歌;景区内外跃动着交往交流交融的身影。临夏州正以文旅为媒,不断书写着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黄河奔腾万里,文脉绵延千年。10月12日,“共饮黄河水 非遗共传承”济南市非遗精品展在州文化馆开幕。开幕式上,济南市文化馆向临夏州文化馆捐赠莱芜木版年画《富贵牡丹图》,象征两地以文化为媒、深化协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本次展览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济南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临夏州文化馆承办,以非遗为纽带,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厅内,80件具有泉城特色的非遗精品依次陈列,宛如一幅立体的济南文化画卷。济南剪纸以细腻灵动的刀法,将趵突泉、大明湖等标志性景观定格纸上;莱芜木版年画带着古朴的烟火气,“连年有余”“福禄寿喜”等吉祥纹样色彩饱满;鲁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书法的飘逸与人物的神韵绣于绫罗之上;一景鱼拓画将游鱼的灵动拓印成形,济南结艺则以巧思编织出吉祥寓意。每件展品都是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展现了济南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成果,也浓缩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底蕴与生活智慧。
此次展览不仅是济南非遗在临夏州的精彩亮相,更是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临夏州与济南虽相隔千里,却因同饮黄河水、共承黄河文脉而紧密相连。下一步,两地将深化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合作,推动经验互鉴、资源共享、人才互动,共同探索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路径,为黄河文化的永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与活力。
9月30日是全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州市两级在临夏市烈士陵园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州委书记李海默,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富祯,州政协主席张志军,州委副书记万学科,州领导杨福波、马斌、张自贤、李鹏、石磊、黄海龙等参加。临夏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
秋日的烈士陵园内,翠柏青青,苍松肃立,气氛庄严,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格外醒目,烈士纪念碑四周整齐摆放着州市四大家和临夏军分区敬献的花篮。
上午10时,活动正式开始,全体人员整齐列队,神情肃穆,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默哀毕,少先队员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随后,伴随着低沉悠扬的《献花曲》旋律,2名礼兵托起州委敬献的花篮,正步走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于纪念碑基座前,全体人员行注目礼。李海默神情庄重,缓步走上前去,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仪式后,全体人员依次绕行,瞻仰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纪念墙,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表达无限哀思。大家一致表示,将永远铭记革命烈士的牺牲和奉献,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在致敬英烈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感恩奋进、团结拼搏,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临夏实践努力奋斗。
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在家地级领导,州法检“两长”,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秘书长,部分老战士和烈士家属代表、临夏市干部群众代表参加。
9月2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员研究员书画摄影展在州文化馆开幕。省政府文史馆馆长王华存,省民委副主任张树杰,省政府文史馆二级巡视员王处机,省政府文史馆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晓琴出席。州委一级巡视员、州委统战部部长马超主持开幕式。
活动中,省政府文史馆为州民委、州文联、州博物馆、州文化馆、州美术馆、州图书馆捐赠了书法作品和书法集。
此次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主题,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生动诠释,也是我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实践。展览共展出158幅书画作品、46幅摄影作品,所有作品均由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研究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及甘南、临夏部分艺术家创作。作品或笔力遒劲书写团结心声,或丹青妙笔描绘发展盛景,或光影定格幸福瞬间,饱含对祖国的深情祝福与民族团结的热情颂扬,展现我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精神风貌,并借“石榴籽”教育工程、非遗文化传承等元素,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得以体现。
据了解,该活动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临夏州委统战部主办,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研究员及州内文化艺术界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