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公报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州政府领导
州长
何东
州委副书记、州长
何东,男,回族,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现任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
负责州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方面工作。
副州长
  • 鲁泽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鲁泽,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副书记、州政府常务副州长。
    负责州政府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数字经济、县域经济,财政、税务、金融、统计调查、“放管服”改革、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人民防空、机关事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务公开,驻外办事机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方面工作。协助州长负责审计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办公室、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审计局、州统计局、州应急管理局、州政府金融办、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联系单位:州消防救援支队、州税务局、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州人行、州银保监局,驻临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
  • 张朝俊
    州委常委、副州长
    张朝俊,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
    负责农业农村、农机管理和气象等方面工作。联系东西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农业农村局,州农机服务中心、州供销社、州刘家峡库区管理局、州农科院。联系单位:州气象局。
  • 李勇
    州委常委、副州长
    李勇,男,1977年9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市场监管、科技、体育、商务和招商引资,融媒体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科学技术局、州商务局、州体育局,州招商局、州融媒体中心。联系单位:州工商联、州科协、州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州凯润农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李明海
    副州长
    李明海,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 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负责民政、残疾人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非公经济,园区建设、电力、通讯、无线电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临夏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联系单位:州残联、州烟草专卖局、州石油公司、国网临夏供电公司、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州铁塔公司、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公司、临夏无线电管理处。
  • 张自贤
    副州长
    张自贤,男,汉族,1968年12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自然资源、水务、乡村振兴、林业和草原,地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等方面工作。 分管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业和草原局,州南阳渠管理局、州地震局、临夏地质公园服务中心。联系单位:州惠河水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丰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毛鸿博
    副州长
    毛鸿博,男,汉族,1975年3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联系单位:州文联、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州盛河城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河湟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丁肃静
    副州长
    丁肃静,女,汉族,1978年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负责民族、卫生、退役军人事务、军政,数字政府建设,地方志、档案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民委、州卫生健康委、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州医疗保障局,州志办、州大数据中心、州疾控中心、州医院、州中医医院、州妇幼保健院。联系单位: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州侨联、州档案馆、临夏军分区、驻临部队。
  • 马显锋
    副州长
    马显锋,男,回族,1972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教育局、州生态环境局,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州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开放大学、州特殊教育学校。
  • 亢卫忠
    副州长
    亢卫忠,男,汉族,1970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司法、信访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公安局、州司法局。
秘书长
马福俊
州政府秘书长
马福俊,男,回族,1975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主持州政府办公室工作,协调州政府办公室与州委、州人大、州政协办公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州政府与各工作部门、各县(市)政府之间的工作,办理州长交办的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负责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研究室。
副秘书长
  • 朱牧

    副秘书长

    负责东西部协作工作。

  • 罗发功

    副秘书长

    协助秘书长的工作,负责州政府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党总支和办公室精神文明、工青妇、联系村帮扶工作,分管州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 

  • 邓世文

    副秘书长

    负责“放管服”改革工作,主持州政府政务中心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政务服务管理科。

  • 马秀华
    副秘书长
    协助副州长李明海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
  • 王建林
    副秘书长
    协助丁肃静副州长的工作。
  • 康玉敏
    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督查科、组织联络科。
  • 周世泽
    副秘书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分管州政府信息中心、州政府办公室信息科。
  • 敏忠德
    副秘书长
    协助常务副州长鲁泽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政府工作机构
州政府工作部门
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部门二级单位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临夏州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9月18日,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临夏州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会召开,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鲁泽主持会议并作具体安排。

会上,传达学习了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现场会精神,通报了生态项目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东乡县、永靖县、积石山县、临夏市和州农发行分别作了汇报发言。

何东指出,去年以来,各有关县市和部门认真贯彻省州关于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紧扣“六大行动”,坚持高位推动、区域联动、项目带动,狠抓生态综合治理,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何东强调,各有关县市和部门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要者”、立足“临夏定位”,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省州《工作方案》,统筹好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突出“一干三库四支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狠抓水土保持、国土绿化、河道治理、湿地保护、土地整治和未利用地生态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系统。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大气污染“联防、抑尘、控煤、减排、禁烧”五项管控措施,加强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要聚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和实施力度,进一步调整完善项目库,对既定的、成熟的项目要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特别是要全力抓好冬季清洁取暖、生态地灾搬迁等重大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认真落实“双碳”战略,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和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级统筹、市州主导、县区落实”的原则,完善责任落实、资金保障、项目融资和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六大行动”任务落实见效。

州政府秘书长马福俊,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临夏州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整治总则》等2项标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推进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建设,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整治总则》(以下简称《整治总则》)《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以下简称《规范化建设》)两项标准。

两项标准是落实《实施意见》要求、构建“1+N”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技术文件。《整治总则》明确了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的总体要求、工作流程、整治方案编制内容,细化了“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具体情形、技术要点和销号要求;《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利于明晰责任、维护管理、加强监督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入河排污口,规定了标识牌、监测采样点、检查井设置以及档案建设等技术要求。两项标准的发布对各地开展排污口整治、加强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利于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全面做好《整治总则》《规范化建设》两项标准的释义解读、专题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指导各地和有关单位准确理解把握技术要求,依法依规开展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建设;组织指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广泛宣传排污口整治的重要意义及好经验好做法,引导排污单位落实源头治理、规范化建设、维护管理等责任;持续关注标准执行情况,对各地在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答疑解惑。同时,加快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文件,指导督促各地大力推进七个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整治,依法依规实施审批备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实施意见》各项目标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临夏州:打好“组合拳”守护一方青绿

记者近日从临夏州生态环境局获悉,近年来,临夏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持续加大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监管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

临夏州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职责,先后制定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打造全省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临夏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细化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构建起5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同时,深入开展“绿盾”行动,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执法监督检查,重点围绕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石采砂、工矿企业、核心区缓冲区旅游和水电设施等四类问题,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并严厉打击涉及自然保护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开展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核查工作,运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对涉及甘肃黄河三峡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5个遥感监测点进行实地核查和分析判定。

为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临夏州围绕“6·5环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节点,全方位、多形式开展丰富的现场宣传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幸福河畔焕新颜——甘肃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蜿蜒千里。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保护上游生态、为下游送去一河净水,是甘肃对母亲河的责任所在。

减 负

黄河干流流经甘肃4市州,其中兰州、白银都是老工业城市。各地从污染治理入手,为母亲河“减负”。

为了强化排放监管,位于兰州市主城区上游的兰州石化公司在废水外排口、重点废气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给每个排放口安排了“源长”。相关数据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现24小时监测监管。

“一旦来水浓度触发预警值,我们就会收到短信,为处理异常情况抢得了时间。”负责水上公园排放口的“源长”金民主说。

白银市,因矿设企、因企设市。

全长38公里的东大沟,是一条直通黄河的排洪河沟。早年间,由于两岸企业直排工业废水,导致东大沟成为黄河上游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

2012年以来,白银市启动东大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处置重金属重度污染底泥及工业废渣82.7万立方米,固化、稳定化处理轻度污染底泥45.7万立方米,清运河道垃圾,恢复生态植被,使生态环境得到好转。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闫子江介绍,甘肃在全国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完成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入河排口排查,排查河道约6000公里。有序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从源头上规范排污行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数据显示,黄河流域甘肃境内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68%,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

涵 水

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为母亲河补水,最关键的是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留住水。

初秋时节,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辽阔,河曲如网。曾经因过度放牧而沙化的草原,通过数十年禁牧休牧等措施,得到了休养。

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的牧民,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受益于草原。“2019年起,我家2000亩草场承包给景区,获得了租金收入。”家在阿万仓草原的牧民贡华尔说。

禁牧休牧“做减法”,造林种草“做加法”。

甘南州林草局副局长权宏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州累计营造林93.44万亩,治理中度以上退化草原1792万亩。森林蓄积量较2010年增加2412万立方米、达到1.06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十二五”末提升5.01个百分点、达到97.01%。

“甘南通过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使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与10年前相比,黄河径流量增加了18.7%。”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史程顺说。

转 型

作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白银市在转型中谋求新发展。

据介绍,白银积极推动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2022年重点产业链产值达到560亿元。

文旅产业则为兰州注入活力。今年暑期,兰州“火”了。黄河两岸,人头攒动;中山桥上,游客比肩接踵;大河之上,快艇、游船、羊皮筏子等,共同构筑成别样风景。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兰州市接待游客4890万人次。其中,7月份接待游客1268.1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431.92%。

最美是傍晚时分,眼前大河奔流,远望云蒸霞蔚。为期16天的黄河之滨艺术节上,交响音乐会、秦腔、京剧、曲艺、儿童剧等28场演出轮番上演。

“如今,‘黄河之滨也很美’已成为兰州文旅的新名片。”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柠说。将兰州文化引入高档民宿、将兰州民俗融入乡村旅游、将兰州故事融入景区景点……兰州不断拓展着文旅业态,黄河旅游也变得更有内涵。

甘肃沿黄流域总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3%,沿黄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都在80%左右。这条母亲河,既是陇原儿女的生命之源、生态之基,也是生产之要。河畔的陇原儿女,正用实际行动呵护着母亲河,让幸福河畔焕发新颜。


全州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9月10日,全州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州长马显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印发了《临夏州2023—2024年度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冲刺行动方案》,通报了全州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进展情况。

马显锋要求,要强化“突围”思想认识,大事大抓坚决扭转当前被动局面,切实把生态环保各项工作置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势大局中,聚焦到制约环境改善的难点难题上,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强化攻坚举措、统筹整合资源,推动清洁取暖项目和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聚焦“减量”治本之策,加速加力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下功夫加快项目进度,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最大化发挥项目效益,以源头污染“减量”为长效防治“增效”。要突出“严管”长效机制,高质量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联防、抑尘、控煤、减排、禁烧”五项管控措施,集中攻坚、协同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要坚持“问责”鲜明导向,从严从紧倒逼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坚持责任压实、问责必严、处罚从重的导向机制,确保各级各方面种好“责任田”、拧成“一股绳”。

临夏县连续4年累计向黄河流域投放鱼苗44万尾

近日,2023年临夏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黄河流域临夏县段举行,参与流放活动的人员乘坐两艘装载着9.5万尾黄河裸裂尻鱼苗的客船驶向河中央,有序将一盆盆鱼苗倒进流滑槽,活蹦乱跳的鱼苗顺流直下游入河中。

临夏县委副书记马占彪出席活动并宣布放流活动开始,临夏州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临夏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张谦礼参加活动,临夏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全程监督放流活动。

近年来,临夏县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和养护,切实保护渔业资源,维护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据了解,自2019年起,已连续4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黄河流域投放鱼苗44万尾。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