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公报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州政府领导
州长
何东
州委副书记、州长
何东,男,回族,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现任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
负责州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方面工作。
副州长
  • 鲁泽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鲁泽,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副书记、州政府常务副州长。
    负责州政府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数字经济、县域经济,财政、税务、金融、统计调查、“放管服”改革、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人民防空、机关事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务公开,驻外办事机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方面工作。协助州长负责审计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办公室、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审计局、州统计局、州应急管理局、州政府金融办、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联系单位:州消防救援支队、州税务局、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州人行、州银保监局,驻临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
  • 张朝俊
    州委常委、副州长
    张朝俊,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
    负责农业农村、农机管理和气象等方面工作。联系东西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农业农村局,州农机服务中心、州供销社、州刘家峡库区管理局、州农科院。联系单位:州气象局。
  • 李勇
    州委常委、副州长
    李勇,男,1977年9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市场监管、科技、体育、商务和招商引资,融媒体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科学技术局、州商务局、州体育局,州招商局、州融媒体中心。联系单位:州工商联、州科协、州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州凯润农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张天龙
    州委常委、副州长
    张天龙,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
    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的工作,主要负责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 李明海
    副州长
    李明海,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 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负责民政、残疾人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非公经济,园区建设、电力、通讯、无线电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临夏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联系单位:州残联、州烟草专卖局、州石油公司、国网临夏供电公司、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州铁塔公司、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公司、临夏无线电管理处。
  • 张自贤
    副州长
    张自贤,男,汉族,1968年12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自然资源、水务、乡村振兴、林业和草原,地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等方面工作。 分管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业和草原局,州南阳渠管理局、州地震局、临夏地质公园服务中心。联系单位:州惠河水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丰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毛鸿博
    副州长
    毛鸿博,男,汉族,1975年3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联系单位:州文联、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州盛河城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河湟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马显锋
    副州长
    马显锋,男,回族,1972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教育局、州生态环境局,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州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开放大学、州特殊教育学校。
  • 亢卫忠
    副州长
    亢卫忠,男,汉族,1970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司法、信访等方面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分管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公安局、州司法局。联系单位:州应急管理局、州信访局、州国家安全局、州武警支队。
  • 王希辉
    副州长
    王希辉,男,土家族,1980年1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现任临夏州副州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
秘书长
马福俊
州政府秘书长
马福俊,男,回族,1975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主持州政府办公室工作,协调州政府办公室与州委、州人大、州政协办公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州政府与各工作部门、各县(市)政府之间的工作,办理州长交办的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负责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研究室。
副秘书长
  • 朱牧

    副秘书长

    负责东西部协作工作。

  • 田延皓

    副秘书长

    协助秘书长的工作,负责州政府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党总支和办公室精神文明、工青妇、联系村帮扶工作,分管州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 

  • 马秀华
    副秘书长
    协助副州长李明海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
  • 王建林
    副秘书长
    协助丁肃静副州长的工作。
  • 周世泽
    副秘书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分管州政府信息中心、州政府办公室信息科。
  • 敏忠德
    副秘书长
    协助常务副州长鲁泽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 王来
政府工作机构
州政府工作部门
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部门二级单位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我州“四强化”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近年来,我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以林长制为抓手实行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加快建设野生动植物信息化保护体系,多举措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实现稳中有升。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州野生动物有43目212科763属11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科26属44种;维管束植物有105科416属9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科26属38种、野生木本药用植物10科24属43种、野生草本药用植物52科116属162种。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头条等各种宣传媒介和宣传形式,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强化执法监督,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林长、护林员、监管员属地管理、网格化管理优势与作用,持续加强林草资源管护巡护。建立以检察、公安、林草、市监等部门协调配合、信息共享、问题收集、线索移交、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安全。

强化管理措施,提升保护水平。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等措施完善管理体系,全面加强11个自然保护地保护工作。对整合优化后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系统布局,建立跨区域监测管理保护网格。加强湿地迁徙越冬候鸟保护工作,设置安全的越冬迁徙通道,丰富种群数量。

强化科学监测,加快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重点区域管理和网络监测、对外来物种入侵、本土生物灾害和野生生物疫源疫病防控,科学采取应对措施。严格落实巡查巡护制度,加大对受伤、迷途、病弱野生动物救助力度。2023年全州共救助并放归野生动物13种47只。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甘肃省反馈督察情况 蒋卓庆通报督察报告 胡昌升作表态发言 任振鹤主持 董保同出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甘肃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4年1月30日,二十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审议通过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24年2月28日向甘肃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蒋卓庆通报督察报告,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作表态发言,甘肃省省长任振鹤主持会议。董保同副组长,督察组有关人员,甘肃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督察认为,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工作力度较大,取得较大成效。

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果,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全面排查评估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积极推进整改。省委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系统部署生态文明建设7大标志性战役。省纪委监委牵头,对祁连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开展全面监督。

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和联防联治合作机制,落实黄河流域兰(州)西(宁)城市群生态建设要求,实施干支流水土保持和生态提升等“六大行动”。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黄河径流量较10年前增加18.7%。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2年,黄河流域出省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管理保护,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推进尕海则岔等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24个,加强青土湖、刘家峡等重点湖库保护治理。大力弘扬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完成营造林2701.2万亩,年治理沙化土地200万亩以上。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250平方公里,保护黄土塬面983平方公里。

甘肃省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23年12月底,督察组交办的1707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办结或阶段办结1488件,其中责令整改261家,立案处罚111家,立案侦查7件,约谈189人,问责42人。

督察指出,甘肃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对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甘肃重要生态安全定位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工作还存在差距,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甘肃脆弱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认识不深刻,有时不惜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有的抓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对突出问题能拖则拖,导致愈演愈烈,甚至出现突破底线乱作为、谎报瞒报等情形。

河西走廊水资源匮乏,但张掖市甘州、临泽等区县长期违规取水,营造30余处总面积6000余亩的人工水面。2020年6月国家开展“挖湖造景”排查整治后,张掖市仍违规新建4个人工湖,涉及面积约200亩。甘州区芦水湾景区未批先建3个人工水面,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仅2022年就从黑河取水2600万立方米。弱水花海景区3个人工水面2016年至2021年无证取水,2022年超量取水6.7万立方米。张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批先建11个人工水面,面积1200余亩。2016年以来,兰州市和兰州新区部分生态修复和土地整理项目审批手续不全,存在违法占用耕地、林草地等问题。

部分地方“两高”项目盲目上马。2021年以来,酒泉、张掖、武威、嘉峪关等市未严格执行“两高”项目排查整治要求,67个存量项目没有排查评估,占比达到30%;428个在建拟建项目没有梳理排查,占比高达91%。其中,中石油玉门油田等多家重点用能单位未按要求开展节能评估。酒泉、张掖等地多个项目能耗置换指标未落实,部分项目已建成投运。白银市靖远县越权审批19.2万吨电解铝、30万吨再生铝项目,项目已建成投产。白银市将53台(套)应于2017年底前淘汰的落后用能设备淘汰时限放宽至2024年以后。

一些领域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兰州新区高尔夫球场未按要求于2016年取缔,长期违规经营,当地多次谎报瞒报高尔夫球场元素已全面清除,省发展改革委把关不严,多次向国家上报已完成整改。群众举报“兰州市高新区南面滩社区不允许居民生炉取暖,影响正常生活”。督察发现,兰州市高新区、城关区等“一刀切”取缔经营户的小火炉,群众反映强烈,督察组迅速进行调查核实,将问题转地方立即整改,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一些地方还存在向督察组上报虚假数据或不如实提供情况的问题。

部分督察整改不到位。嘉峪关市民丰化工、张掖市民乐铬盐厂渣土污染防控措施仍不完善;平凉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等问题整改不彻底。

二是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够有力。甘肃省落实“四水四定”有较大差距。2015年以来,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等市超用水总量考核指标取水,累计达64.1亿立方米。平凉市工业用水粗放,部分企业超用水定额,庆阳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升反降。张掖、平凉等市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武威、酒泉等市违规发放取水许可问题突出。庆阳市为通过考核,将不达标再生水排入景观湖以提高再生水回用率。2021年以来,酒泉、张掖等市不顾水资源严重短缺实际,承接高耗水、高污染项目114个,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张矛盾。

甘南州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但采砂行业无序发展问题突出。当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在全州设立10个砂石集中开采区,但43家采砂企业中仍有26家在集中开采区外,个别企业违规占用高寒草甸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驰野建筑工程公司等10家采砂企业违规占用草原、林地。

兰州新区部分产业发展粗放无序。2020年以来,未落实产能置换要求备案批准5个烧碱项目,总产能达150万吨/年。项目审批监管不到位,2020年4月以来,对86个项目降低审批要求;化工园区259个新改扩建项目中,有122个不同程度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水污染问题严重,化工园区部分污染物排入水体;园区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控设施不健全,环境风险突出。化工园区74家企业未按规定与国、省监控平台联网,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突出;54家企业未按要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点检测与修复工作。

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多。兰州市白道坪片区、七里河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部分生活污水直排黄河。定西市通渭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多次超标排放,陇西县部分雨污混流水直排黄河一级支流渭河,天水市麦积等3家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到位,超负荷运行、溢流问题突出,2023年以来下游渭河干流伯阳、太碌国控断面水质分别有2个月、1个月恶化为劣Ⅴ类。兰州市污泥处置厂违规处置污泥,环境和安全风险隐患严重。

三是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短板明显。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地。白银市景泰县景宇矿业、昌盛冶炼两家公司违法占用全国重点文物建设控制地带700余亩。甘肃安西极旱荒漠、盐池湾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仍有7宗矿权未退出。

违法违规开采破坏生态。白银市景泰县泳泽矿业擅自将地下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违法占用、毁坏林地2400亩,长期没有开展生态修复。靖远县凝灰岩集中开采区多家企业长期越界违法违规开采,大面积压占损毁土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酒泉肃北吐鲁煤矿、狼娃山铁矿等企业也存在压占破坏土地、越界开采等问题。

生态修复不力。2020年至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立项实施的42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有34个没有按期完成。甘南、武威、白银等地部分矿山长期生态修复治理不到位。

四是一些生态环境重点领域问题突出。陇南市9座停用3年以上的尾矿库未按要求完成闭库,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200余万立方米历史遗留废渣尚未按要求清理整治。庆阳市部分油田废弃场地未完成土壤污染检测,临夏州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后续治理进展缓慢。

大气污染近期发生明显反弹。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所放松,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工作力度减弱,企业废气排放监管不力问题突出。2023年以来,兰州市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上升12.1%、4.4%。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不升反降。一些城市“公转铁”工作推进缓慢。

水土流失系统治理不够。固沟保塬工程综合治理规划任务未完成,已完成治理区域再次损毁严重。河西走廊局部林地明显退化,2023年退化林面积比2021年增加21.2万亩。同时,违法违规占用林草地问题严重,加剧土地沙化趋势。

督察要求,甘肃省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切实推进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切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河西走廊违规取水、超采地下水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兰州等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精准、科学、依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杜绝简单粗暴“一刀切”和弄虚作假行为。对失职失责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厘清责任,严肃、精准、有效问责。对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需要提起公益诉讼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督察强调,甘肃省委、省政府应根据督察报告,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45个工作日内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甘肃省委、省政府处理。

胡昌升在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甘肃省情况反馈会议上作表态发言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甘肃省情况反馈会议2月28日下午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会上作表态发言时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扛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政治责任,做到科学整改、依法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切实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在建设美丽甘肃上迈出更大步伐。

胡昌升表示,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意见既充分肯定我省生态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又精准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省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改进提升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我们全面认领、照单全收,不讲条件、不打折扣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整改见底见效,真正交出一份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整改答卷。

胡昌升表示,我们将把督察整改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切实将整改任务抓在手中、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努力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保持高度自觉,以最坚决的态度担好整改责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整改督察组反馈的各类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甘肃落地生根。坚持多管齐下,以最务实的举措落实整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结合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细化方案抓紧改,靶向施策精准改,动真碰硬严肃改,全力以赴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加强组织领导,以最有效的机制确保整改成色。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切实强化跟踪问效,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注重统筹兼顾,以最有力的担当建设美丽甘肃。把反馈问题整改和既定目标任务落实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加强保护修复、深化污染防治、促进绿色转型、完善治理体系上着力使劲,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起步攻坚“除霾保蓝” 甘肃省空气质量创开门红

2024年1月,甘肃省“除霾保蓝”取得了年初“开门红”的优异成绩。其中,优良天数比例为90.8%,同比增加25.4个百分点,比2022年同期增加3.1个百分点,比2020年同期增加4.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比2022年同期下降13%,比2020年同期下降18.4%。

2024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形势严峻,天水、武威和陇南市夜间生活源排放强度高,白银、嘉峪关和金昌市工业型排放对短时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陕西关中地区冬季污染传输对平凉和庆阳市大气污染防控造成一定影响,兰州市二氧化氮为主因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

面对严峻形势,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彰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信心和责任担当,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积极主动作为,通过全面细致的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寻找出污染成因,并为各市州环境管理提出科学建议,有力保障了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抓好冬春交替这一关键时期的空气质量改善,全力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目标,科学分析研究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同时,进一步推动北方清洁取暖项目高质量实施,适时扩大改造城市和区域,因地制宜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方式,进一步降低冬春两季污染水平。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切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展重点区域污染成因分析,通过“一区一策、一企一策”研究,科学指导治理项目谋划。加快探索开展甘、陕大气污染传输研究,通过遥感、省界边界站等监测手段,量化区域传输影响,推动甘陕交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水平等建议。

以上举措将有效促进甘肃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何东主持召开十六届州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保教育发展和企业扶持等工作

2月22日,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主持召开十六届州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上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生态环保、教育发展和企业扶持等工作。州政府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黄河”战略、“双碳”战略和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加快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不断夯实生态根基。要强化污染防治攻坚,大力开展临夏市“蓝天”行动,加快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统筹抓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要坚决整改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靠实责任、跟踪问效,注重标本兼治,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环保工作整体提升。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全省教育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追赶步伐,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现代职业学院升本工作,逐步补齐教育基础短板。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推广先进教学理念,建立落实学生成长跟踪监测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升级。要营造良好教育氛围,落实好教师待遇保障,强化正向激励引导,鼓励支持广大教师施展才华、深耕教育。

会议强调,广大企业是壮大产业、发展经济的主力军、先锋队,必须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强化服务保障措施,助推实体做大做强、力促产业提质升级。要加力落实惠企政策,突出导向性、引领性、带动性,落实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牛羊全产业链奖励资金等政策措施,引导激励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开发,为全州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一企一策”和领导干部包抓联制度,加大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政策直达快享、拖欠账款常态清理、违规收费整治等机制,更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州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我州林下经济实现产值3.95亿元

2023年,我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采用林菜、林菌、林草、林药、林花、林畜、林禽、林蜂、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休闲旅游等模式,积极鼓励国有林场、林业企业、林农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全力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全州累计利用林地面积30.25万亩,实现产值3.95亿元。

林下种植业不断壮大,实现产值约2.79亿元。围绕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林药、林菌、林果、林菜、林草相结合的模式,以全州国有林场,临夏县北塬镇、河西乡,东乡县河滩镇、唐汪镇,永靖县三塬镇、岘塬镇,和政县松鸣镇等为主的区域,大力发展以种植药材、牧草、食用菌和蔬菜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业,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全州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达23.89万亩。

林下养殖业优势明显,实现产值6600余万元。我州坚持宜养则养、种养结合原则,以各县市国有林场、林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林农为主的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林下生态养鸡、养蜂、设施养牛及养羊等林下养殖业,全州林下养殖59.19万只(头)。

林下采集业不断兴起,实现产值约1771万元。我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阴湿的气候条件,给野生菌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群众撑开了增收“致富伞”。同时,充足的光照条件和高海拔气候成为当归、金银花、党参等中药材的适生区,有效推进林业增效。

森林景观成效初现,实现产值3275万余元。依托全州12个国有林场和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沿线、刘家峡库区环库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农家乐、森林人家等旅游休闲、餐饮、零售业202家。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