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全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2025年度重点工作及“春雷执法行动”,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全力守护良好市场秩序,近日,州市场监管局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春雷执法行动”进展情况开展了综合检查和行政执法监督指导。
综合检查中,州局抽调相关业务科室骨干,组成4个专项检查组,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队,采取明查暗访、现场抽查、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等方式,集中时间对各县市市场监管局“春雷执法行动”、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违法违规案件查办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组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县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部分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农资、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文旅市场等经营主体和校园食堂、殡葬领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开展了执法检查。主要查看经营主体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燃气器具及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明码标价、特种设备检验等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细致排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督促指导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此次共计检查经营主体106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涉及案件线索移交县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核查处置。
下一步,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将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规范行为,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闭环”管理,严防严控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全面加强风险会商 全力筑牢防控底线
——临夏州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药械化质量安全风险会商会
为进一步强化药化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深入梳理排查风险隐患,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和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进药械化监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4月11日,临夏州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药械化质量安全风险会商会,通报药械化安全监管和案件查办情况,分析研判监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研究防控措施,安排部署下一步药械化安全监管工作。
会议指出,开展风险会商是精准分析和防范化解各类药械化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有力举措。各县市局要牢固树立风险管控意识,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各项工作。一要强化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飞行检查、交叉检查和日常监管作用,督促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抓实专项整治,按照“打源头、追上线、端窝点”的原则,做到“整治一个环节,严查一批案件,规范一种行为”。二要强化部门协作。持续加强与卫健、医保、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努力做到行刑衔接、行纪衔接,信息共享、协同共治,切实筑牢药械化安全根基。三要强化宣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向群众及药械化经营人员普及药械化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药师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合理用药用械用妆。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重大风险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药械化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工作。一要强化风险意识,突出责任担当。深刻认识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重大风险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强化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认真落实风险研判会商制度,推进风险排查处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要强化风险防控,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无菌和植入性、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网络销售监测、疫苗储存运输管理,执业药师挂证、投诉举报合规处置、不良事件监测、在用医疗器械监管等重点领域监管,努力做到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进一步降低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在经营使用环节中的风险隐患。三要强化风险管理,突出整改提升。认真落实风险会商确定的风险防控处置措施,实行跟踪督办和销号管理,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充分运用行政执法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经营使用行为,督促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公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州局分管负责人、协管调研员、药品总监和药械化等相关科室人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局负责药化械工作分管负责人,药化械股室人员分别在各自分会场参加会议。
上下联动同发力 把好五关保安全
——临夏州“把好五关”稳步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秩序,全力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近期,州、县(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使用环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筑牢安全监管防线。
一是把好药械采购关。重点查看药械使用单位购进的药械产品渠道是否合法,票据、供货方资质是否齐全,购进票据是否规范留存、合法有效,是否存在从非法渠道购进药械行为。
二是把好药械使用关。重点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库房、手术室、急救科、室(车辆)、检验科、医技科及临床科(室)的护办室、配药室等重点场所,抽查特殊药品、疫苗、中药饮片、冷链类药械、集采中选药械、无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重点监管产品,重点查看了建立的进货查验记录、使用记录是否齐全可追随,在用设备档案是否完备、保养维护记录是否齐全。
三是把好药械质量关。现场查看环境温湿度,检查药械产品是否按照包装和说明书注明的条件贮存,温湿度计是否定期校验,冷藏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失效药械产品等情况。
四是把好药械自查关。督促20家市场主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围绕供方资质审查、验收、储存、养护、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风险隐患自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失效、淘汰、无产品合格证明的药械产品,全力保障使用环节药械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把好氛围营造关。针对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不熟悉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宣贯“两法两条例”,既提升了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守法经营意识,又规范了药械使用单位使用行为,为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次行动共检查县乡两级药械使用单位20家次,发现风险隐患67条,现场完成整改23条,检查中发现的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移交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置。
下一步,临夏州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深入排查化解使用环节风险隐患,全面加强采购、验收、储存、维护、使用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方位筑牢药械质量安全底线,全力维护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近日,记者从州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药检中心实施的《临夏州地产中药材金银花质量研究》《临夏州栽培黄芪的质量评价及规格等级研究》两项科研项目,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资料验收审核批准,圆满完成项目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据了解,2022年8月和10月,州药检中心分别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功争取两个科研项目。在为期2年的项目实施期限内,认真按照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顺利完成了临夏州地产金银花、黄芪药材规格等级划分,水分、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浸出物、含量测定等研究项目。根据多次实验数据研究分析,临夏州地产中药材金银花水分、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之规定,且主成分酚酸类、木犀草苷等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之规定,我州种植的金银花主成分比省内中药材主产区的还要高,创新实验方法多组分含量测定法对我州地产中药材金银花中绿原酸、当药苷、马钱苷、断氧化马钱子苷和木犀草苷等7种含量进行测定,更加全面地反映其质量问题。我州地产中药材黄芪主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且部分药材黄芪甲苷含量达到药典规定近2倍,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高的达药典规定5倍之多。
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我州大力发展的富民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5万亩左右,市场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逐年凸显。州药检中心积极发挥设备人才优势,帮助指导州内药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中药材GAP种植、加工、生产和销售,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以药检力量助力我州中药材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优化消费环境 共筑满意消费
——临夏州、市联合举办“走近3·15,优化消费环境市场监管在行动”现场宣传活动
3月13日上午,临夏州、市联合在临夏市红园文化广场举办以“共筑满意消费”为主题的“走近3·15,优化消费环境市场监管在行动”现场宣传活动。州委宣传部、州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州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昌瑞宣布活动启动。临夏市政府副市长马旭凯介绍消费维权工作情况。
今年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其涵义一是促进高品质消费,让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更满意。二是促进高质量维权,让消费者对消费过程更满意。三是促进高水平共治,让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更满意。
活动指出,2025年是“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开局之年。各单位、各企业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添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计量作弊、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网购、装修、维修、电信、家政、托育、养老、美容美发、文化旅游、公用事业等民生重点行业,集中同向发力,放大治理效果。要以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大行动为牵引,统筹宏观机制和微观措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建立消费环境建设四梁八柱,实现“1+N”叠加效应。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构建“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良性循环,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全力推动我州消费维权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州直部门负责人为2024年度放心消费承诺单位代表进行了授牌。
活动启动后,州、市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利用展板、条幅、真假商品对比、打假成果展示、你点我检等方式,向消费者传播普及有关消费维权知识和识假辨假常识。
现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常识宣传材料6.3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60余人次,快检蔬菜、水果等23批次。各参加活动的企业也分别展示了各自的名优特色产品。
活动结束后,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查获的9个大类、18个品种、货值5.9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集中进行了销毁。
州、市公安、工信、商务、教育、科技、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30多个部门干部职工和部分企业员工等共计800余人参加活动。
近日,省药监局督导检查工作组一行前来我州督导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州、县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等一同检查。
督查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对我州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医疗器械、青少年近视防治相关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口腔科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清网”行动、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应用、落实医疗器械经营分级监管、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与备案、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与监管、新修订《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与实施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对我州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从部署到位、举措有力、行动及时、成效明显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同时,督查组先后深入临夏市、康乐县、临夏县部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重点产品购、验、存、销、用等关键环节开展了抽查,现场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要求。督查组要求,要继续加大关键环节、重点产品监督检查力度,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努力提升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此次督导检查,不仅是对我州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为抓好下一步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局将以此次督查为契机、为动力,持续加强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抓监管、抓服务、抓宣贯、抓规范的工作要求,督促涉械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力守牢质量安全防线,努力提升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水平,为群众用械安全保驾护航。